香港 当广场成为生活

2011-11-06 02:02:14  出处:pchouse论坛  作者:佚名  责任编辑:liangdongjian
  导读:香港的广场小得可怜,但作为公共空间的代表,它却更接近广场的本质
关键词:香港   设计

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
3

  香港从不缺乏能聚在一起讨论公共问题的“公共场域”。从爱丁堡广场一路向东,时代广场再次发展了这样的创意。

  铜锣湾的时代广场,是港岛最有名的购物盛地。不过在以前,如果走累了,想在广场口的花坛边沿坐一下,保安会过来告诉你这是私有土地,不要随意行动。人们也就默认如常。直到有一天香港商业电突然披露,根据开发商与政府间的协议,时代广场门前一大片地面通道,并非私人物业,乃是“公共空间”。

  在新闻与开发商僵持的阶段,许多香港人行动起来,发起了一个“冻结时代,广场复活”的活动。初春的周末,几百人来到这片小广场搞即兴创作,种草,漫步,征女友,庆祝生日,还有学生搬来了沙,并唱起歌来,一些旨在捍卫公共空间权利的活动家还试验了一些行为艺术,以量度这“公共空间”到底能公共到多大程度??面对申诉,政府起诉开发商,要求其赔偿对公众利益的损害。最终,“时代广场真正成了‘人民广场’。”香港大学建筑学者朱涛说。

  时代广场再往东,就是那片香港最著名的“公共空间”维多利亚公园了。香港很多大事都在这个小公园见证。除了维园烛光、七一游行,每周日上午,这里讨论本地时事新闻的辩论会《城市论坛》,也是维园特色之一。从1980年开始,香港电台的节目《城市论坛》每逢周日都会在维园开坛,经常邀请立法会议员及政府高官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,许多游人和市民常参与提问与辩论。常见的一道风景是,常有上了年纪的长者在论坛外大声呼喊,向民主派议员抗议,并不时夹杂粗言秽语,他们就是港人都熟悉的“维园阿伯”。

  “广场的行动与表达,对平时忙于日常生活运作的我们来说,是个可以让彼此‘相互看见’的场域。”这是一个到港才两年的内地学生告诉我的话。

  “当广场成为生活,生活也就不再需要广场。”

提示:键盘也能翻页,试试“← →”键
国际家居排行